新闻中心
News
分类>>宁波江北甬江街道:探索融合型大社区治理新模式
宁波江北甬江街道:探索融合型大社区治理新模式“谢谢阿姨帮爸爸申请了红十字救助,我们会好好上学的。”5月11日,宁波江北甬江街道压赛堰社区乌隘工作站为一位偏瘫在床的居民申请了红十字救助,同时在近日也帮助因父亲偏瘫住院无人监管的一双女儿重返课堂。
这是乌隘工作站成立以来牵头完成的一项暖心实事。乌隘工作站加上之前挂牌成立的倪家堰工作站,压赛堰社区配备了两个单独的工作站,就像“小社区”一样,承载社区的功能,让居民们可以就近办事。
据了解,压赛堰社区总建筑面积为2.5平方公里,现有常住居民10000余人,以老年人、流动人口居多,需求呈现地域性分化、群体性分异的特点,形成了“融合型大社区大单元”。为了让居民的需求在家门口得到满足,社区对治理模式进行大胆创新与尝试,完善与提升现有服务体系,围绕压赛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倪家堰工作站和乌隘工作站,形成“一中心两站点”的社区治理模式。该模式以党建引领为主线,以阵地化建设为切入点,立足“小窗口”做好“大服务”,也是融合型大社区的治理新模式。
倪家堰工作站现设有爱心餐厅、日间照料床、社区医生接待室等娱乐服务设施,乌隘工作站则有老年活动室、健身器材室等设施。“两个分站点深入社区,以‘靠前服务’的思想理念,面向居民开展各项工作与服务,针对居民诉求,快速响应,减少居民办事来回奔波。”压赛堰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家住乌隘村的吴女士在母亲节到来之际参加了乌隘工作站举办的“敲出健康·敲出快乐”母亲节特别活动,手工制作养生锤,在享受亲子时光的同时,感受节日的温馨与快乐。吴女士说:“我还蛮喜欢参加社区活动的,之前想参加活动,要骑车去压赛堰社区,现在好了,家门口就能参加,感觉很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一中心两站点”的社区治理模式形成也是对社工培养体系的完善,为新社工搭建实践锻炼平台。社区作为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对社工的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把“工位”放在服务群众一线,可以快速熟练掌握群众工作方法、把握群众工作特点、积累群众工作经验,更好地适应社区工作的需要,为居民办实事、求实效、创实绩,不断延伸为民服务边界,做好基层社区治理。
据悉维基体育官方入口,下一步,压赛堰社区将按照“一中心两站点”的社区治理模式,秉承“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深化社区治理,条块统抓壮大“治理枝干”,通过不断完善服务机制、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为居民提供更为便利、高效、全面、贴心的服务。(潘芹、罗秋玲、吴天云)
人民网金华5月10日电 (陈陆洵)今天上午,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在浙江金华、杭州、宁波等地联合举行“应急使命·2024”超强台风防范和特大洪涝灾害联合救援演习。 “应急使命·2024”防汛防台风演习现场。人民网 陈陆洵摄 此次演习模拟了超强台风“海神”正面登陆浙江宁波象山沿海,贯穿浙江全境,钱塘江流域发生超历史特大洪水,杭州、宁波、金华等地多灾并发,海上船只遇险,发生严重城市内涝、山洪地质灾害等不同情境、不同程度的受灾情况。…
人民网杭州5月9日电 (记者王丽玮)今天,杭州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优化调整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宣布全面取消住房限购。 《通知》提出科学编制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变化、产业布局、住房供需等方面情况,科学安排土地、住房供应和金融资源配置,促进市场平稳发展。…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